Bing, Cai
Tuesday, May 6, 2014
在東京
以前,我不覺得我對東京這個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市會有興趣,也不認為自己會喜歡上這個地方。畢竟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鄉村控啊!對還沒去過東京的我而言,「東京」代表潮流、進步、迅速,也等同於購物、血拼、滿山滿谷的百貨公司和永不關燈的繁華街道。而這些詞彙對喜歡安靜和慢節奏的我來說,吸引力從來都不是正值。
但隨著來東京的次數增加,我漸漸開始喜歡上這個城市。我對購物或血拼仍然沒什麼興趣,在藥妝店裡,只要盯著那些琳瑯滿目的開架商品超過五分鐘,我的不耐煩指數便會瞬間飆升。
但我確實能開始欣賞這座城市了,而不像過往那樣戒慎恐懼或嗤之以鼻。東京的變化確實迅速,一兩年未見,一些過往走過的街巷風景便已全然不同。曾光顧過的小店關了、有棟大樓拆了、車站更新穎了。在我懷念著過往曾踏過的腳步時,卻也安心地發現,這改變並不完全透著一股全然抹煞的焦躁不安。有人丟、有人撿,有人遺忘、有人惦念。從路上屋間滲出來的那些沁涼或薄熱,慢慢地讓我了解,這街道仍是過往的街道,這土地仍是過往的土地,正如同我還是過往的我,即便我們皆早已不同。
也許表層的興衰起落,並不影響人事物的積累,只要仍有人惦記著、懷念著,它便會持續存在。強壯的淺草極富生命力、丸之內仍舊嚴謹自抑、喧囂嘈嚷的澀谷、銀座優雅謙和而六本木放蕩不羈。它們同承著名為東京的血脈,一同脈動卻又各擁風華。過往的我因為對都市的偏見,眼中始終只有那些高樓大廈或浮華人群,但我其實從未真正試著去看見這座城市,試著去理解「東京」。我忽略的是,冷漠仍是有溫度的、喧囂只是安靜的組合,在奔跑之前,我們都是從走路開始的。
是什麼樣的事物成全了一座城市?又是怎麼樣的原因讓人陷落在城市的霓虹燈中沉醉?我們在代官山那悠緩的小巷裡肆意遊走的身影,大概便是答案了吧。
--
▲2/6, 2013。代官山, 東京。
Thursday, August 7, 2008
reopen
隔了半年多,也該是時候把blog重新翻出來了。回想起那場大災難,也只能感歎數位時代的變化真是快速又無情。
因為自己技藝不精,在調整html的時候,把整個blog的格式弄的亂七八糟。一氣之下,敲下delete,就把整個blog全部刪除。雖然裡面有好些過往的記憶,但幾個簡單的動作,喀喀喀鍵盤滑鼠聲響過,就全部不見了。
有時候我會想,在這個有著大容量硬碟、數位相機、blog、DV....等幫助我們可以快速存取回憶的東西的年代裡,回憶是否會因為可以簡單保存或記憶,而變得廉價了呢?
正如同一個玩單眼相機的朋友惋惜著說,數位相機出現以後,人們好像變得不會珍惜自己的相片了,不再因為要珍惜底片的使用而把握每一次拍照的瞬間,反正刪了馬上可以重拍,重拍不好還可以再刪嘛。
--
真是如此?
就算世界變化再快,資訊流動再劇,我總相信還有些東西是一直存在的。我為了壞掉的硬碟裡,不知是否救得回來的回憶努力著急;也看過那些,為了部落格中消失的照片而流下的眼淚;我也看到了當表姊在視訊中出現時,爺爺那止不住的笑容。
我以為,雖然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變,但人並沒有變。或者說,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那顆心,身為人的那些特質,是沒有改變的。
無論是現在、過往或是未來,我們都一樣站在時間的洪流裡。我們也許在時間的潮浪裡隨波逐流,也許偶爾被捲進漩渦裡與之沉淪,我們可能是某艘船的舵手,也可能是悠游其中的魚兒。我相信,人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變,因為每個足跡,都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,而我們的心,可以選擇如何走、往哪裡走、走向何方。
最後,請讓我對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打聲招呼。
welcome,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, 歡迎光臨。
因為自己技藝不精,在調整html的時候,把整個blog的格式弄的亂七八糟。一氣之下,敲下delete,就把整個blog全部刪除。雖然裡面有好些過往的記憶,但幾個簡單的動作,喀喀喀鍵盤滑鼠聲響過,就全部不見了。
有時候我會想,在這個有著大容量硬碟、數位相機、blog、DV....等幫助我們可以快速存取回憶的東西的年代裡,回憶是否會因為可以簡單保存或記憶,而變得廉價了呢?
正如同一個玩單眼相機的朋友惋惜著說,數位相機出現以後,人們好像變得不會珍惜自己的相片了,不再因為要珍惜底片的使用而把握每一次拍照的瞬間,反正刪了馬上可以重拍,重拍不好還可以再刪嘛。
--
真是如此?
就算世界變化再快,資訊流動再劇,我總相信還有些東西是一直存在的。我為了壞掉的硬碟裡,不知是否救得回來的回憶努力著急;也看過那些,為了部落格中消失的照片而流下的眼淚;我也看到了當表姊在視訊中出現時,爺爺那止不住的笑容。
我以為,雖然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變,但人並沒有變。或者說,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那顆心,身為人的那些特質,是沒有改變的。
無論是現在、過往或是未來,我們都一樣站在時間的洪流裡。我們也許在時間的潮浪裡隨波逐流,也許偶爾被捲進漩渦裡與之沉淪,我們可能是某艘船的舵手,也可能是悠游其中的魚兒。我相信,人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變,因為每個足跡,都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,而我們的心,可以選擇如何走、往哪裡走、走向何方。
最後,請讓我對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打聲招呼。
welcome,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, 歡迎光臨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